2023年3月底,台灣電池模組廠加百裕率先推出全台第一顆獲得國際第三方認證「碳標籤」的電動自行車電池,這永續經營企業的台灣之光,背後的功臣就不能不提負責帶領內部盤查的加百裕副總黃靖容!在加入父親一手打造的台灣三大電池模組廠後,這對父女就不斷共同推動永續發展的綠色產品設計之路,而黃靖容副總不遺餘力的展現她的卓越遠見與領導風采,也將引領加百裕邁向永續未來!
加百裕鋰電池模組率先通過德國萊因碳足跡驗證
黃靖容副總經理的領導風采|帶領加百裕成功轉型抗困境
擔任加百裕副總經理的黃靖容,是其父親董事長黃世明推動公司轉型的重要左右手。2010年,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大賣,隨後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等勝追擊,嚴重影響加百裕的主要筆電市場,此時受到多方夾擊的父親,不僅經歷了破局的公司合併,還遇到了歷年以來首度虧損至谷底的黑暗期,此時見難相救的女兒黃靖容開始轉身投入,即使沒有技術背景的他,從產品經理開始,一路帶領加百裕走向轉型之路,成功踏進開發期較長的自行車等非IT產品、調整團隊結構專攻客製化、以及開發儲能市場。
黃靖容副總經理的永續發展策略與目標
此次獲得國際認證的「碳標籤」的電動自行車電池,是由德國萊因(TÜV Rheinland)進行第三方驗證,長約30公分的電池,產品碳足跡為38.759公斤二氧化碳約當量(CO2e),換算後每生產250顆電池即需1公頃森林固碳。有了量化數據參考後,加百裕可以透過低碳材料應用,來將設計輕量化並導入綠能、落實循環經濟、以及降低自家產品碳足跡。
加百裕自行車電池
此外,加百裕也已在2022年通過組織型碳盤查ISO 14064,並在2021年申請加入SBT,設定1.5°C減碳路徑的近程目標,預計2023年底將通過審核。有如此的里程碑並非一日羅馬,有遠見的加百裕很早之前就做好提高綠電使用的準備,在黃靖容為首的永續小組內部動力推動下,部門同仁也早已形成淨零轉型的概念。加百裕的碳盤查之路或許才剛啟程,但內部全員繼續網永續發展前行的決心,已可見一班!
黃靖容副總帶領小組持續與產業夥伴合作
加百裕獲得碳標籤後,不僅內部減碳有憑有據,吸引力法則也伴隨正循環,外部影響也隨之雪片般而來。此次與北美自行車品牌「SPECIALIZED」合作繳出亮麗成績單後,消息一出,其他客戶與供應商夥伴也陸續對碳足跡驗證產生好奇。創造外部影響可不容易,對此加百裕透過對外舉辦「供應商大會」,完整向供應商說明理念、趨勢、並提供輔導協助以降低疑慮,加百裕持續與產業夥伴合作的腳步不留餘力。
加百裕零碳排
秉持著「取之社會,回饋於社會」初衷的加百裕,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不忘公司與社區的互動。在董事長黃世明與副總經理黃靖容的帶領下,不斷將綠色能源、綠色產品設計、環境永續發展等公司經驗分享至社區並回饋給社會,期盼的就是能夠創造發揮加百裕的企業價值。
加百裕社區回饋
此外,加百裕黃靖容與黃世明更用心投入地方社區、學校、與民間團體的關係,不僅是投入金錢,更提供資源性的關懷協助,並透過活動的規劃設計,拓展社會對加百裕的認知。如協助花蓮縣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創立「五味屋」,讓偏鄉孩子有一個多元學習的場所、為武漢國小舉辦畫作比賽以及提供獎助學金等,支持非營利組織與社團活動是加百裕在意的,加百裕相信,社區回饋與社會參與,是力行企業公民的角色,期許為社會帶來正面的改變。
加百裕公益捐贈
友善關懷的腳步加百裕也從未停止,如全球疫情期間第一時間體恤最辛苦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加百裕黃靖容副總經理攜手團隊主動做公益捐贈,提供多數愛心物資與卡片到醫院以感謝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的堅守崗位,又如對桃園市或其他地區之兒童、少年、老人及身心障礙等社會或經濟地位弱勢族群機構提捐款等。
未來的永續發展願景
放眼非IT產品領域
自從創立以來,加百裕身處快速成長的電池能源產業,不斷提供筆記型電腦、消費性電子、手機及未來的汽車燃料電池等產業服務,加百裕也將持續專注於電池組的開發與設計,並提供最高的附加價值。不斷求新積極追求更好的加百裕,也放眼非IT(資通訊)產品領域,目前客戶對象已擴展到手工具商、自行車廠、機車廠、再生能源商,可謂台灣電池模組業轉型最快也是成績最顯著的業者。
引領產業淨零碳排
於今年2023年,加百裕與北美自行車品牌廠-「SPECIALIZED」合作之電動輔助自行車電池模組,成功在專業驗證機構德國萊因 (TÜV Rheinland) 的協助下,取得ISO 14067驗證,此為電動輔助自行車電池模組通過驗證產品的全台先例,由此不難看出加百裕對於環境永續發展與綠色產品發展策略之野心。
加百裕引領產業淨零碳排
負責本次溫室氣體盤查的,正是加百裕副總經理黃靖容,她也期盼日後可依據本次碳足跡量化結果為基礎,進而推進更多碳排放減量產品為目標,這也符合加百裕一直以來中長期的減碳藍圖。身為台灣三大電池模組廠,加百裕不僅期望未來能夠繼續擔任電動輔助自行車電池模組技術發展的領航者,也期盼能引領產業在儲能市場共創淨零碳排的未來。
回到上一頁